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成本法核算

ChaoLen
管理员
7799
文章
0
粉丝
税务资讯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成本法核算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考试中的难度不需要在此说明了,被很多人成为“头长”,确实很烧脑,学习中困难重重。笔者已经发过长投的初始计量汇总(详见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知识点整理汇总(中级职称与注会))那么本篇就说说权益法和成本法如何区分和处理。

笔者以前备考的时候做了很多关于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留下邮箱,免费发送

后续计量-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

《税屋》提醒:被遮挡部分为权益法

  • 权益法

    对联营企业(重大影响)、合营企业(共同控制),通常持股20%-50%,但是判断是还需要结合具体条件。

  • 成本法

    对子公司(控制)的投资,通常持股比例50%以上。

特别说明:对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投资,不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作 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对被投资方后续损益的处理

处理原则:对于子公司投资,想象成栽了一棵树,每年只等着这收果子,不需要日常维护;对于合营企业、联营企业 就像照顾婴儿,需要时刻关注。

有了上述铺垫,我们接下来分析:

  1.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红:

    ①成本法: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发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②权益法:

    宣告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应收股利

    发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 对于以成本法作为后续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了被投资方宣告分红之外,其他的事项均不做处理

权益发下其他事项的处理(高频考点)

权益发下一般设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四个二级科目。

  1. 投资成本二级科目的核算事项

    核算内容:初始投资成本和享有的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具体如下:

    ①初始成本>公允价值份额,差额体现为商誉,不做任何处理。

    ②初始成本<公允价值份额,差额计入营业收入,调整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2. 损益调整核算内容(难点)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净亏损)、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不一致、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一致时、未实现内部损益,需要持续计算净资产份额的基础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3. 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内容

    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发生变动时,根据相应的持股比例调整账面价值,但是对于对于被投资单位重新设定受益计划导致的变动不得进行确认。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4. 其他权益变动

    包括被投资单位接收新股东投入、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原股东增资等事项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投资方应该按照持股比例确认所享有的份额计入资本公积,并在备查簿中登记。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

  • 投资方在后续处置股权但仍对该股权作为权益法核算时,应该按处置比例将前期确认的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 本文由 ChaoLen 发表于2025-03-26 09:25: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haolen.cn/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