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后转为租赁,有何税务风险?会计如何处理?

ChaoLen
ChaoLen
管理员
3953
文章
1
评论
税务资讯销售后转为租赁,有何税务风险?会计如何处理?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销售后转为租赁,有何税务风险?会计如何处理?

  解答:

  销售后转为租赁——是一种什么业务模式?

  难道是因为销售后不能收回货款,然后就改为租赁的?

  一、税务处理以及税务风险

  如果前期已经确认销售,已经产生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只是因为没有收回货款而改为租赁的,意味着销售方收回了货物所有权(至少形式上),税务方面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确认退货,并开具红字销售发票。转为租赁后,在按照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规定确认租赁的应税收入,以及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

  虽然销售后转为租赁,在实务中是存在的,理论上也是说的过去的。但是,如果非要说税务风险的话,主要是“销售退回”的税务处理,因为销售出去的货物本身并没有实际收回,即使购买方按照税法规定出具了销售退回的证明,销售方按照税法规定开具了红字发票,销售方的主管税务局也可能认定销售退回并未实际发生,销售退回是虚假的。

  如果销售方的主管税务局不认可销售退回的,因为开具红字发票导致的少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则可能被认定为涉嫌违反《》第63条,构成偷税,税务局稽查发现的就要补缴税款,并从滞纳之日按照万分之五计算滞纳金,并处补缴税款的0.5倍-5倍的罚款。

  由于可能存在税务风险,建议企业先跟主管税务局事先做好沟通。

  如果主管税务局不认可销售退回并开具红字发票的,就不要强行按该思路处理,可以通过要求购买提供其他担保方式并将前述补充协议,将货款收回方式改为分期收款(与收取租金类似)。

  二、会计处理

  (一)税务局认可销售退回并开具红字发票的

  如果销售方跟主管税务局沟通后,税务局认可销售退回并开具红字发票的,货物并没有实际收回,租赁到期收回的概率也是很低,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实际收回货物。因此,税务上确认销售退回,会计上并不需要确认销售退回。

  销售后转为租赁的,实质上是改变了收款期间,虽然形式上可能是融资租赁(直接租赁),但是会计核算在前期已经确认过销售,及时按照新租赁准则规定也就不再需要重复确认销售。但是,改为“租赁”后可能租金合计金额会大于前期确认的“应收账款”,这部分实际未确认的融资收益。

  1.开具红字发票

  借:应收账款(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

  2.确认后期的租赁款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

    贷:应收账款

      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

  说明:如果该业务不是经常发生的,实务中可以不使用“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可以继续在“应收账款”等科目核算。

  3.后期实际每期收到租金并开具租金发票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说明:动产租赁与货物销售的税率一致。

  4.在租赁期限内按照实际利率分摊未确认的融资收益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二)税务局不认可销售退回并开具红字发票的

  如果税务局不认可销售退回并开具红字发票的,销售方就不要强行按该模式处理,而是应该要求采购方提供担保,更改收款方式和收款期限的可以计算延期付款的利息等。

  对于只是改变收款方式的,签署变更合同(协议)时暂不做会计处理,实际分期收到货款的直接冲减前期挂账的“应收账款”等。后期实际收款大于“应收账款”部分,无论名称是违约金还是利息等,增值税方面都需要作为价外费用处理,可以给采购方开具与货物税率一致的发票(包括专票)。

  1.实际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实际收回款项大于实际上融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说明:增值税税率与销售货物的税率一致。

税务资讯

手续费及佣金、市场推广费的税收扣除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企业所得税文件(—)规定,一般企业不超过合同金额的5%,超过部分不得扣除。税法没有明确“手续费、佣金”的定义,也没有明确其相关范围。   手续费:   手续费,顾名思义,办事过程...
税务资讯

四种情形应当就地预缴增值税

  增值税的纳税地点一般按照机构所在地原则确定,但全面营改增后,为了保证地方财政平衡,避免因税制改革带来税源转移,同时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对一些应税行为实行就地预缴增值税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
税务资讯

转让营改增前取得的土地能否减除补偿款?

  企业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费用包括土地出让金、拆迁补偿费、征收补偿款、开发规费、契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单纯转让营改增之前的土地选择差额缴纳增值税的,根据《》()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转...
税务资讯

关于加强合伙企业持股平台税收监管的思考

  持股平台是为方便股东管理和股权交易而设立的、实现股东间接持有主体公司股权的机构或平台。持股平台的组织形式除有合伙制、公司制外,还有私募基金、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形式。近年来,合伙企业形式的持股平台...
 
  • 本文由 ChaoLen 发表于2024-11-15 19:32: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haolen.cn/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