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合同取得成本”的财税处理

ChaoLen
管理员
7799
文章
0
粉丝
税务资讯房地产企业“合同取得成本”的财税处理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合同取得成本”是施行之后,企业中财务人员较为关注的一个科目,而合同取得成本的账务处理、税务处理以及列报等方面,亦是众多财务人员颇为关切之处。本文主要针对“合同取得成本”的概念、财务处理以及列报展开详细阐述,期望能够给诸位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合同取得成本的概念

  根据的规定,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增量成本,是指企业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较常涉及的“合同取得成本”为预售阶段支付的销售佣金,依据新收入准则,属于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但为获取销售代理合同支付的法律顾问费、差旅费等需要计入当期损益核算。

  如果房地产企业发生的销售佣金预计摊销时间不超过一年,在实务操作中,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合同取得成本的账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在支付销售佣金时,应当先确认一项资产,计入“合同取得成本”中,待企业确认房地产销售收入时,以相同的基础对“合同取得成本”进行摊销:

  支付销售佣金时:

  借:合同取得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确认房地产销售收入,进行摊销时:

  借:销售费用

  贷:合同取得成本

  三、合同取得成本的报表列示

  从概念及定义来看,合同取得成本是一项资产,因此在报表中应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资产”。但如合同取得成本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

  四、合同取得成本的税务处理

  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如房地产企业采用新收入准则,“合同取得成本”需要根据“与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摊销至当期损益”,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在实务操作中,合同取得成本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并在本年度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 本文由 ChaoLen 发表于2024-11-12 17:03:0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haolen.cn/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