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税务稽查力度不断加强,进销不匹配成为税务机关重点关注的风险点。尤其在年终关账期间,企业更需重视发票进销匹配,避免因小失大,引发税务风险。本文将为您解析进销不匹配的风险及应对策略,助您安全度过年末关账期!
进销比对是税局重点稽查的方向,尤其是商贸企业,如不重视进销匹配,很容易被大数据筛查到,从而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情形轻微的,税局会发短信或打电话让企业自查,比如:
从上边会计朋友发的短信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还处于让企业自查的阶段,企业自查补税或合理解释后,一般不会形成税务事项通知书。
一、税局是如何实现数据自动筛查的?
1.大数据分析。税务机关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海量发票数据,找出进销项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现象。这包括但不限于商品类别(商品编码)、价格、计量单位等方面的数据对比。
2.风险预警系统。一些地方税务机关已经建立了风险预警系统,当检测到某企业的进销项数据与以往记录或同行业平均水平有较大偏差时,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
3.税务申报数据对比。税务机关会将企业的税务申报数据与实际开具和收到的发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查找不一致的地方,并且可以实现大数据自动筛查。
二、税局比较关注什么?
税局主要比对的是商贸企业进销货物的一致性,以及有销无进或进项偏少的情况。
三、发票进销不匹配是税局重点稽查的方向,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相关的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影响与下游企业合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进销匹配性,所以会严格审核本单位取得的进项发票,如果客户发现开具的发票与实际购买的商品不符,可能会对企业的诚信产生怀疑,对双方的合作造成一定影响。
2.有较大税务风险。如果企业开具的发票编码与实际销售的商品编码不符,进销不匹配,尤其以低税率开票的情况,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视为逃税或虚开发票,导致罚款、滞纳金,甚至刑事处罚。
3.合规风险。不匹配的编码不符合税收规定的要求,导致企业面临合规风险,不仅下游企业要求合规开票,企业也有可能会被税局重点关注的,增加运营成本。
4.库存管理工作混乱。编码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库存管理混乱,不仅影响进销存管理,也会导致财务管理无序或混乱,给年终盘库工作造成困难。
5.审计风险。在年终外部审计或税务审计过程中,进销编码不匹配会被视为异常情况,可能导致更深入的审查,增加审计风险。审计机构可能会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证明材料,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三、企业该如何去避免进销不匹配呢?
首先,对于商贸企业来说,需要关注进项和销项的税收分类编码要匹配,这里说的匹配并不是要求必须完全一致,但至少是相近类型或同类,实际业务中在开票环节,各个供应商在选择商品编码时,可以从材质或者用途来设定不同的编码,商贸企业需要关注是相关性,而非必须进销一致。
关于商品编码,可以使用风控模块中的发票风控,可以实现进销发票的全部比对。
其次,实务中出现有销无进或销多进少的情况,通常是税费承担及价格问题,导致企业没有要票,但这样不仅要多缴企业所得税、有虚开嫌疑等风险,甚至这些风险通过金税四期能传递到上下游,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利益最大化,还要减少风险,否则肉还没吃到,先挨一顿罚,这样不仅产生损失,还会影响企业信用等级,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日常工作中还是要尽量取得合规的发票,对于发票量大的企业,亿企风控模块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风控中不仅能关注发票的异常情况,还能关注到上下游的企业风险情况,为企业保驾护航。
发票风险防范还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共同的目标是风险早知道,风险早预防,不要让税局下发税务事项通知书或者是处罚决定书,把风险降到最低。某税局的处罚决定书参考如下:
四、年终关账注意事项
在年终关账期间,确保发票进销匹配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在年终关账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
1.核对发票。在关账之前,尽量核对所有已开具和收到的发票,确保每一张发票都是真实有效的,并且与实际交易相符。
2.确认进销项一致性。核对所有的进销项,确保采购发票与销售发票之间的数量、金额和编码的一致性。对于不匹配的情况核查原因,并尽量调整。
3.调整账户余额。根据发票匹配的结果调整相关账户的余额,确保资产、负债和权益等科目的数据准确。如有必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调整。
4.准备支撑资料。准备好所有相关的支持文档,如合同、发货单据、收货确认书等,以便在需要时提供证据支持。保持良好的文件管理习惯,确保所有文档都能方便地查阅。
进销不匹配是企业面临的重要税务风险,年终关账期间更需格外注意。通过关注进项和销项税收分类编码匹配、及时取得合规发票、使用风控模块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亿企赢愿与企业携手,共同守护财务安全,迎接合规经营的挑战!
本文由亿企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